鋰電池因其能量密度高、自放電低、無記憶效應、成本低等一系列優點作為一種重要的二次電池,下面為鋰電池的基本結構。
鋰離子動力電池中正極材料是能量密度和使用壽命等相關性能的關鍵影響因素,也是目前商業化鋰離子電池中主要的鋰離子來源,其性能和價格對鋰離子電池的影響較大;當前研制成功且得到廣泛應用的正極材料主要有鈷酸鋰、磷酸鐵鋰、錳酸鋰、三元材料鎳鈷錳酸鋰(NCM)和鎳鈷鋁酸鋰(NCA)等。具有層狀堆積結構的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憑借著較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環性能、較好的成本等優點快速的被人們所了解,是一類特別適用在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的高能量正極材料。但是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隨著鎳含量的增加,材料在電解液中的穩定性變得更差,所制備電池的循環性能也變得越差。同時,較高的殘堿不利于電池制備過程的控制,阻礙了材料商業化發展的過程。
那么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發展趨勢會是怎么樣的呢?根據鋰電行業相關信息報道,以近年來正極材料的研究發展方向為例:2016年之前,我國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的主要路線有兩種,分別為磷酸鐵鋰與三元材料。其中磷酸鐵鋰以其較高的安全穩定性、較長壽命周期和更低的成本優勢在國內得到了迅速的成長,三元材料則以較高的能量密度、較長的續航里程贏得了國內外電池企業的喜愛。隨著續航里程要求的不斷提高,正極材料的研究發展方向從之前的追求安全性升級到了不斷的追求高能量密度,在消費類電子方面的應用,鈷酸鋰材料的研究發展方向也同樣在不斷提高充電截止電壓以及壓實密度兩個方面追求材料的極限能量密度。所以研發更高能量密度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就成為電池行業向前大進步的最明顯的突破口。誰若能先實現技術上的突破,就能更好更快的進行產業化,這樣的材料就會成為將來鋰電池正極材料的未來發展趨勢!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